空达维尔 英文网站 空达维尔 俄文网站  
 
首页
关于空达维尔
疑难个案研究
认识意象医学
专家团队网络
国际交流合作
教育培训招生
 
 

习经鲍鱼蟹粉胶囊
习血阿胶桃仁胶囊
 
认识意象医学
《扁鹊意象医学的传承与意义》—孙永章教授在“2011年中俄中医药国际临床学术会议” 上的讲话
意象医学概述
曹东义:扁鹊医学与象思维
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研究现状与思考 徐志伟
象思维与证候研究的相关性 王永炎 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
谈中医脉诊与意象医学----论“象”是脉诊的最高境界 许明堂教授在2009.上海第三届扶阳论坛上 演讲稿
李伯聪著作《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》下载
蜚声国际----神奇的意象医学
谈象思维与意象医学--孙永章
《象思维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》毛嘉陵
 

您的位置:认识意象医学 -> 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


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(三)

中国中医药报/2010 年/11 月/1 日/第003 版
甘肃中医学院 梁永林 刘稼 李兰珍 朱向东 程容 李广远 成映霞

笔者从“人与天地相应”的观点出发研究和理解传统中医的五脏。因天有四时,地有五行,则人应有与天之四时对应的四气(简称天系统)和与地之五行对应的五脏(简称地系统)。天之四时之气无形,主万物之生化;同理,人之四脏之气亦宰精气血津液之生化,体现时相一面。地之五行有形,承万物之生化;同理,人之五脏亦载精气血津液之生化,体现形体一面。说明人与天地相应,存在着如天之无形(四时脏)和如地之有形(五形脏)的“天”、“地”两套系统(见图3)。



“天系统”即为藏于命门中的神调节先天之精的盈缩以化为通于四时的四时脏(时相脏)肝心肺肾。
“地系统”即为主藏五神的形体五脏肝心脾肺肾。

从人体的“天地系统”可知,传统中医的五脏功能实际上是“天地系统”功能的集合,与其说是古人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的结果,不如说是“人与天地相应”观在五脏功能上的具体体现。

象思维与经络理论的建构

中医学十二经脉的命名也是运用了取象比类之法。“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、⋯⋯、十二经脉者,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。”(《灵枢·经别》);“六气分治,司天地者,⋯⋯,天地之大纪,人神之通应也。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)。

笔者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,按照阴阳学说,阴阳之间总是消长进退,循环运转,阴极阳生,阳极阴生。因此,三阴三阳的运转总是按一阴(厥阴)→二阴(少阴)→三阴(太阴)→一阳(少阳)→二阳(阳明)→三阳(太阳)这样的次序进行,如此周而复始,如环无端。而正是阴阳消长进退的有序变化产生出一年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季节和风、暑、火、湿、燥、寒六种气候上的变化。而人与天地之气相应,其经络运动规律与自然界变化是相通的。

象思维与气血理论的建构

中医学观察人体注重气之运动,而观察气之运动必须在机体活体状态下才能做到,这就决定了中医临床家认识、思维方法的运用必然是一种动态的功能观察法,即观象——取象法,而不是静态的形态解剖法。

从发生学角度,对《内经》气血津液生成理论进行考察。如“夫人生于地,悬命于天,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”(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)所述,人和天地自然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,决定了人和天地自然享有共同的规律。认为气血津液在生成上具有共性环节———肺脾合气,“肺脾合气生成论”导源于“天地合气而万物化生”这一关于自然界演化原理的“援物比类”。

象思维与体质理论的建构

《灵枢·五变》以斧斤伐木为喻,形象地论述了体质与发病的关系,“夫一木之中,坚脆不同,坚者则刚,脆者易伤,况其材木之不同,皮之厚薄,汁之多少,而各异耶⋯⋯凡此五者,各有所伤,况于人乎”,以树木之坚脆形象地比喻人体体质,把体表形态与内脏机能结合起来,将体质分为肉不坚腠理疏、五脏皆柔弱、小骨弱肉、粗理肉不坚、肠胃恶五种类型,就不同体质的易发病证进行了阐述。

象思维与病因病机理论的建构

在构建病因学说的象思维时,运用阴阳学说、五行学说的阴阳自和、五行制化及胜复理论,来揭示凡使人“失和”的因素是病因学说的共性,从整体观念出发,有人体内部失于和谐,人与自然失于和谐,人与社会失于和谐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夫邪之生也,或生于阴,或生于阳。其生于阳者,得之风雨寒暑;其生于阴者,得之饮食居处,阴阳喜怒。”

病生于阳——以“失衡”为主;其中自然界气候及运气失衡是外因,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内因。病生于阴——以“过用”为主;其中有情志过极、饮食不节、劳逸过度、起居无常、病气遗传、药物过用等。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,人体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和病机变化必将在体表有所反映,“有诸内必形诸外”。

因此,人体外在的各种病症表现(物象)实际上反映了人体内在脏腑气机虚实寒热的改变,在对纷繁复杂、千变万化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归类,判断它们反映了相对应脏腑气血的变化时,中医学运用取象思维方法,提出了“证”(意象)的概念。

六淫是中医的病因之一,源自于自然界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种气候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,就成为致病的六淫。六淫属自然界的致病因素,这些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,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,在没有仪器设备的条件下,如何把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?

《内经》就运用象思维来把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。六淫象的确立,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。这两个基础是:自然界六气的性质和特点;六淫作用于人体或体内阴阳气血的变化所表现出的病理征象。运用“类比”的方法将两者联系起来,这就是六淫象形成的机理。六淫作用于人体所表现的病理征象,称为“外六淫”;由于体内阴阳气血变化所表现的病理征象,称为“内六淫”。

因此,六淫象实际上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体病理变化的综合概括,与自然界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种气候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。对“内因”的认识亦然。

象思维与治则治法理论的建构

清代医家徐大椿在《用药如用兵论》中明确地指出:“《孙武子》十三篇,治病之法尽之矣”,构建了兵学与医学、兵道与医道相互联系的治则治法理论的象思维。一是防病如防敌。对于疾病,医家主张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“良医者,常治无病之病,故无病”。只有那些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医生,才能称得上是良医。对于敌人,兵家主张,“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,“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”(《司马法·仁本》),“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也;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”(《孙子兵法·九变》),平时就要有备无患,“立于不败之地”。这样的将帅才能被称为良将。

良医本着治病如治寇的负责精神,因而能够高度重视对疾病的预防,做到防微杜渐,加强防范。再是老敌之师,扶正祛邪;断敌内应,标本兼治;以寡胜众,同病异治;捣敌中坚,异病同治;无击堂堂之阵,无刺熇熇之热;推波助澜,因势利导;权衡得失,和解为宜等以兵论医。

治疗中象数思维的应用还体现在“增水行舟”、“提壶揭盖”、“围师必阙”、“釜底抽薪”、“扬汤止沸”等具体治疗思路上,使后人受益无穷。



   



 
 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空达维尔掠影 新版测试 行业新闻动态 申请互链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11 空达维尔 All Rights Reserved.
《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ICP/IP管理备案》京ICP备09002389号
地址: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12号 邮编:100010
电话:010-52182300 传真:52182389 邮箱:kundawell@sina.com